教学教研齐探讨 践力同心共向前 ——市教科所开展对夹江外校教学视导发表时间:2021-11-02 20:48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初中教育教学现状,推动我市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结合我市初中教学实际,市教科所将开展了系列初中学校视导工作。 10月28日,教学视导组来到了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市教科所程文华副所长率初中各学科教研员及部分乐山市初中学科中心组成员,对学校展开教学视导工作。各学科教研员和学科中心组老师对第一、二节课进行推门听课,并在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时间对各学科的教研组建设情况和学科老师的备课、作业情况进行了检查,第三、四节课就听课内容、教研组建设、课堂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学科组内交流。夹江教研室初中各学科教研员参加了此次视导工作。 下午一点钟,视导组就视导情况和学校行政、夹江教研室进行座谈交流反馈。各学科中心组结合听课和检查情况对每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 文 语文学科听了刘珣老师和朱玉霞老师的课,两堂课都充分都体现了老师对文本的充分解读,从学生怎么学出发去进行课堂设计。刘老师一驱四环的课堂模式,课堂环环相扣,紧抓文本特质,朱老师的课堂问题聚焦,书声朗朗,沉浸式朗读,自然生成。 在教学常规检查和语文组教研工作情况交流中,更是感受到了夹外老师是老老实实教语文,夹外学生在踏踏实实学语文。教研组老师尊重学生个性和老师个性,从一驱四环、智慧课堂等多种课堂模式汲取精华,根据学情来调整,最大可能的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能动性。 视导建议: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放慢脚步,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自然生长;在教学设计上区分课型,有效利用教材的助读系统。在检查备课本、作业本的环节,发现学生书写整洁漂亮、内容充实的作文,但是老师只写了一个“良”字,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激励;老师手写备课本大方整洁完整,教学设计翔实,但缺少师徒结队指导老师的痕迹,尚需增强对年青教师的引领。 数 学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初三3班 李洁 学习点:1.课前预习,让学生进入状态;2.一驱四环(试,究,用,评),以学生为主体;3.重视审题及做题细节,培养学生严谨思考问题(导学案序号“1、”);4.公式记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为高中学习诱导公式铺垫;5.任教两年的教师功底深厚,反映出外校对教师发展的成效。 改进点:1.“完成的请举手”,那么没完成的怎么办?如何落实;2.寻找公式规律环节,能否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成果。 《全等三角形复习》 雷鸣川 学习点:1.学生讲题,重点处停顿提问,生生配合默契,反应出平常教学注重素养的养成;2.“模型教学”利还是弊?引入模型,学生自主归纳就不错,关键在思维过程而不是秒杀结论;3.开放性问题(图中有多少全等三角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改进点:1.从一道题学会一个方法,从一道题学会(用一个方法)解决一类题;2.师:考试时拿到题目干什么?生:寻找模型,如果没有模型呢?模型教学利与弊。 教研组建设:1.作业批改不但全批全改,还有“订正过关”盖章;2.教研组工作计划下设: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工作目标、主要工作措施、主要活动安排、学校审查意见,盖教学管理专用章;3.每年校内学科竞赛,写反思;4. 课题研究还有差距,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课堂如何回归数学本质。 英 语 英语学科教学视导组听了龙佳老师的听说课《We’re still influenced by Confucius’s ideas.》、李俊松教师的阅读课《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all.》。两位教师紧扣夹外“一驱四环(感知—尝试—理解—展评)”教学模式核心,课堂导学环环相扣、结构紧凑,体现了英语课堂大容量、多层次、快节奏的学科属性。龙佳老师的课堂师生互动频繁,孩子们谈吐自如、口语表达流利顺畅,在思维与语言的“战场”上演“唇枪舌战”的交锋,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在本堂课上得到了充分展现。李俊松老师的课堂系统扎实、动静结合,以学生熟悉的大熊猫激起学习兴趣,采用分层教学,由浅入深,结构合理,面向全体学生并注重差异,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组内研讨中,两位市教研员分别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李建英老师指出:学生的英语学习不是简单的单词积累,句子拼凑,教师的教学应重视以活动为载体,以语篇为依托,活动设计应目标明确、落实到位。郭红英老师强调:英语教学活动应围绕课标要求开展,要突出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要平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真正实现英语课堂大容量、快节奏与系统扎实的兼容。 评课结束后,视导组对夹江外校英语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情况等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两位教研员肯定了夹外英语组团结协作、勤奋务实、勇于创新的教研作风,同时就“青蓝工程—老、中、青教师结对共成长”规范化操作及“一驱四环”教学模式的完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通过本次视导,中心教研组一行四人一致认为:夹外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一驱四环”特色教学模式、扎实开展的集体备课、持续跟进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夹外英语组以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绩。夹江外校英语组为全市初中阶段学校英语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 物 理 物理视导组听课两节,两节课的授课都是青年教师,展示较高的教师素养。第一节是翟庭淞老师在9.5班的新授课“电阻”,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课堂节奏紧凑,重点突出了对物理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善于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构建前后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建议:在实验教学中还要多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第二节课是陈玉瑶老师在8.4班的新授课“光的折射”,陈老师利用有趣的视频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探究折射规律的过程中多次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议:对课堂时间的把握还要加强,在备课中应当根据学生情况调节教学安排,不要因为怕讲不完而模糊了教学重点。 教研组建设。详实的工作计划和活动记录。每周都进行教研组活动,从两位青年教师讲课的风格来看具有共性,这是教研组活动的成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形成教学风格。教研组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认真学习了“双减”政策。 教师备课。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手写详案,有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反思。建议:分课时备课。 学生作业。全改,还根据学生情况全年级统筹作业。建议:学生作业的复查和纠错要加强。 化 学 化学视导组先后听了史云丹老师的《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鞠力琼老师《化学式与化合价》两堂课,检查了老师们的教学常规,并与夹外化学组老师作了深入的交流。现将视导情况总结如下: 一、优点 史云丹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准备充分,板书精心设计、书写工整;教学设计注重讲练结合,在规律、例题、练习、总结……等环节中强化知识点的落实和巩固;特别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巧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注重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落实到化肥中含氮量的计算,价格计算,让学生明白化学科的价值。 鞠力琼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和学生的每一个互动都饱含着对学生的爱。设计教学时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和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做了创造性的处理:用诗歌帮助学生记化合价、用表格协助学生写化学式、用个性总结帮助学生突破物质中化合价的判断……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化学组老师的备课本书写非常规范,年轻老师都备了详案,都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情况做了充分分析,每个教学设计后都用红笔做了教学反思。 二、建议 1.青年教师要特别珍惜每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多向有经验老师学习。 2.要充分发挥初中化学的育人作用,让学生明白化学的魅力和重要性,通过“”实验“探究学习”“问题导学”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 3.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内容的整体设计、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4.在日常化学课堂要注意学生化学关键能力的培养,如理解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生 物 生物视导组通过对杨文科和刘媛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观摩,对老师的备课进行查看,整体感觉夹江外校的生物学科在教学和教研方面都做得很到位,也很优秀。小结如下: 一、生物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1.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从此可以看出其生物组在平时的集体备课和集体磨课中付出的努力,是集体智慧的结晶。2.从课堂教学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夹外生物学科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扎实,教学工作态度的端正以及教学业务的精益求精。 二、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新课标来实施和展开 1.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教学中所举例子来源于学生生活中,让学生愿学、易学、乐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深厚兴趣。2.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小结、学生动手巡查都注意了全体学生的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真正做到了教学的有的放矢。3.学生课堂对实物的观察表述,动手亲自做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直观形象,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探究精神,两位老师都是这样得心应手进行操作的。这是我们感觉这就是夹外生物学科教学最优秀的亮点和最出色的特色。 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关注教材、回归教材,培养了学生怎样看书和怎样做笔记等学习习惯,这样的好习惯养成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2.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运用仪器和眼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对生物结构进行识图能力培养,还对学生进行了对知识和观察内容进行准确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能力就在这样一节一节的课堂上周而复始的、潜意默化的培养给出来啦。 四、在课堂教学小结环节中应注意知识的再落实 虽然减负生物学科无纸质作业,但我们的课件中可以配一定的巩固训练题,还有课堂上应有规范简洁的板书,使本节的知识 系统化,学生更容易消化和巩固。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视导组听取了夹江外校两位优秀老师的精彩新授课,分别是叶国书老师的《做负责任的人》和汪丽新老师的《生命可以永恒吗?》。 一、优点 1.两位老师的课堂容量大,场景切换自如,板书清晰简洁。2.课堂环节清晰,逻辑严密,选材丰富。3.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恰当地运用当下热点,既有学生身边的热点,也有社会生活当中的热点,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4.在教学中通过巧妙的多维度、多层次设问,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5.两位老师都很好地把控细节,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6.所有课堂知识在课堂上过关,没有任何课外作业。 二、建议 1.教材只是教学的脚手架,要走进教材同时又走出教材,结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2.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不要在所有知识上平均着力。3.高效课堂一定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注重知识的生成性,而不是简单的跟着PPT走。4.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学会取舍,再热门的材料,如果不能更好地为中心内容服务,就要大胆舍弃,将视野聚焦。 三、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活动有固定的时间,有中心话题。年轻老师备课不但有详案,还有课后反思。 历 史 历史视导组听了屈冬梅老师执教八年级3班的《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和周丽红老师执教的九年级6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两位老师的课堂准备精心,教学设计精致,师生表现精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两位老师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钻研,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构建了清晰的教学线索,课堂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非常流畅。两位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材料多而不杂,围绕课堂目标将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无形中做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同时,两位老师专业素养高,语言准确精炼,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从座谈和教学常规查看的过程中发现以下优秀经验和做法:1.先进的前置理念,历史学科组围绕兴趣课堂、互动课堂、高效课堂,开展备课和上课,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外每位教师都订购了学科教学的权威期刊,新教师的成长非常迅速。2.脚踏实地的课前准备,老师备课充分,比如童双梅老师有两本详案,每节课后用红色的笔进行教学反思。3.高效的课堂训练,基于学科地位,阶段性的复习在课堂上解决,完成单元教学内容之后,进行高密度,大强度的训练,老师精心选择组卷,集中时间完成后2-3套试卷,教师精讲试卷,课堂效率高。 建议如下:1.围绕兴趣课堂、互动课堂、高效课堂建设,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关注学生活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将活动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结合起来。2.为教师专业发展计,可以开展基于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课题研究,并积极与市县教育部门交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吸收优秀的经验做法。3.基于较高的学生素质,从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学科活动和跨学科的项目式作业设计,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地 理 地理视导组听了夹江外校新入职一年多的教师李洁以《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第一课时)》、成熟型教师蔡付阳以《农业(第一课时)》为题奉献的两堂精彩纷呈的地理新授课。李洁老师以游戏、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蔡付阳老师以乐山美食视频引入,步步设问,环环相扣,培养学生剖析农业分布的条件,为下一节课“因地制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位教师紧扣夹外“一驱四环(感知—尝试—理解—展评)”课堂教学模式核心,课堂导学环环相扣、结构紧凑,体现了地理课堂以图文资料为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视导组在对夹江外校地理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情况等教学常规进行督查后,在评课环节中,两位执教教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夹外分管教学的代校长在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在“一驱四环”特色教学模式下,教学准备充分、教材驾驭能力强及课堂表现能力强,同时,希望两位教师继续虚心研教、研学、研自己的能力生长点。 在反馈环节中,初中地理视导组以“五有地理课堂”为题反馈:1.教师心中有课标。《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第一课时)》不以课堂内容简单轻易扩大教学范围,《农业(第一课时)》不以课堂内容复杂就减少学生活动时间。2.教师眼中有学生。无论是初一的接球游戏、大洲自述、学生朗读,还是初二的农业条件分析,都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参与活动的学生数量众多。3.教师课件有材料。两位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都是基于材料进行活动。4.教师课末有深化。两位教师课末都以我的收获结尾,让课堂知识结构化。5.教师课后有反思。通过查验教师的教学设计,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了课后反思。地理视导组认为,夹外地理组在创建结构化知识的道路上还可以大胆一些。建议地理组大胆整合教材,让我们的学生在地理课堂充分的说、做,让师生在“一驱四环”特色教学模式下二幸福成长,做快乐夹外人。 各学科视导组分学科总结后,程文华副所长就两个方面和夹中的管理层以及夹江教研室进行了交流,一是对夹外近几年办学的认识;二是“双减”政策下,教学及管理的思考。程所长提出:1.要认识到“双减”以及课后延时服务不是简单改作息时间,而是改教育生态。以前的很多老思维、老方法都可能更不上,需要调整。这是以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系统化第思考。2.“双减”背景下,目前学生的压力、负担确实减少了,但教师的压力、负担在增加,很多教师在校时间超过10小时。“双减”在减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要减老师的负担。3.“双减”背景下,目前还是过渡期,教学及管理到底该何去何从,各层面都在尝试,也都需要共同研究。但这样的现状一定会得到解决。 夹江外校杨荣国校长代表学校感谢视导组的悉心指导和宝贵意见,他指出视导组对老师们的表扬是对学校的鼓励,同时,学校一定认真整理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分析与反思中找差距、补短板,为乐山市初中教育贡献夹外智慧,共创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