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Les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乐山市初中历史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评选情况综述

发表时间:2022-06-23 21:0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强对作业设计的指导,定期组织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发掘典型经验,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我所组织开展了首届初中历史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活动,共收到作业设计案例31件,经过区县初审和评审组终审,共评选出一等奖作品11件,二等奖作品20件。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作业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学习任务或实践活动,是弥补课堂学习不足的课外学习机会。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作业不仅仅有巩固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更应该指向全面育人,尤其是能力、道德、实践等方面。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和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还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

一,亮点

本次参评的作业设计亮点颇多,比如凸显作业育人目标、关注学生差异、重视作业与教学协同、系统设计作业、注重反思改进等。

体现正确价值导向,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如《“守‘爱国’之心,促‘双减’之行”》通过活动作业,加深学生对抗战历史的了解,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作业类型多样化,有手抄报、书法绘画、爱国故事、征文等,充分体现了作业的开放性、合作性、趣味性、现实性。 《探寻国宝南迁 守护千年文脉》通过了解家乡历史涵养家国情怀,将乡土课程资源与作业设计相结合,基于“抗日战争”大概念重组单元学习内容,作业目标明确,作业设计流程包括学情分析、作业设计、评价分析、反思改进,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和结构性的特点,作业体现了跨学科特点,以发展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正确处理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注重作业与教学协同。《从“授艺”到“守艺”——历史手工艺作品制作》、《仿制历史文物主题活动》等作业案例从“五育并举”的理念出发,寓教于乐,通过设计长周期作业,将历史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学生把“符号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通过实践类活动渗透历史学习的方法,作业活动拓展了学习的时空,丰富了学习的形式,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中每个作业题目的设计都考查了相应的核心素养,题量适中,难度适宜,符合“双减”的要求。《两次工业革命》的单元作业,由“自主研学”、“小组合作”、“小组展评”、“训练巩固”四个部分,具有结构性、递进性,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注学生差异,作业类型多样,强调作业的可选择性和合作性。《长征精神伴我行》课后活动作业给出7种方案供学习小组选择,最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民族大团结》、《生活中的中医》结合校情和生情设计书面作业和实践类作业,体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作业设计思想。《历史就在身边—从犍为文庙认识孔子》、《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造纸术的发明》作业设计将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完成相结合,强化展示交流与表现性评价,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讲一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百家”名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学生可接受、易操作的作业,既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作业统计分析与反思改进,《“双减”视域下初中历史学科综合性作业设计探索》、《探寻国宝南迁 守护千年文脉》等案例都进行了学情调查,设计可供学生选择的多种类型的作业,明确了完成方式和时间,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对作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

二、不足

同时,从上交的案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作业设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作业功能定位、作业目标、作业时间、作业难度、作业类型和作业差异性等方面。

从这次作业评选的结果来看,部分作业的目的着眼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倾向于将作业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途径或工具,设计书面的、巩固性的、知识性的、机械训练式的作业。作业目标指向单一,且低水平目标多。部分案例的作业目的和作业内容不一致,实际布置的作业与教学进程脱节。

作业时间长,散点式的死记硬背、机械重复性作业过多。部分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作业,试题题量偏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偏长,且存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应试倾向。知识碎片化的作业不仅不能起到巩固知识和技能的作用,而且严重影响学生作业兴趣,可以说对学生是有害的。

作业形式单一,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竞争轻合作、机械重复。低难度和中等难度的题目过多,高难度的作业题难度又过高的极端现象,以书面作业为主,类型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个别作业奉行“拿来主义”,缺少设计,质量不高,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比如有错别字、缺少标点符合等。

部分作业将研学旅行的资料作为作业案例,或者将教学设计上交,没有弄清作业的内涵,没有搞清楚作业和教学活动的联系和区别。部分长周期作业的难度过大,且缺乏可以佐证的过程性材料,有的作业没有实施情况的反馈资料,大部分作业没有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也没有反思和完善。

三、建议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要控制作业量和作业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作业自身的设计质量,树立作业即“大任务”的理念,实现作业多样化,提高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促进学生适切的心理感受,达到让学生“爱上作业”的目的,变“完成作业”为“完成作品”。综上,我们对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和实施的建议如下。

基于核心素养科学设计单元作业。核心素养的作业强调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结构性和长周期性等基本特征,单元作业设计可以解决“作业设计目标模糊不清”“课时内容碎片化”“教学—作业—评价割裂”等问题,具有系统性、关联性、综合性、递进性和相对独立性,符合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有意识纠正传统作业只重视知识技能的被动训练倾向,摒弃低效重复的题海战术,留出时空增加发展高阶思维的作业比例,提倡以问题或项目为载体的作业和长周期作业,让学生在探究与表达中成长。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该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增加作业的思维含量,促进学生深度的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使作业成为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切入口。

2. 基于个性化学习需求设计差异性作业。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强调对不同学生差异性的关注,是作业设计的核心思想。有差异、个性化的作业要适合每一类学生的思维旅程,作业的针对性越强,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学业成绩,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从理想通往现实,实现教育公平。教师要慎重对待“分层作业”,从心理学上讲,诸如“差生”的心理标签不利于学生发展。如果仅仅通过难度、数量、时间等来体现作业的差异性,会导致不同学生教育机会不公平,导致两极分化,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3. 基于作业结果进行反思和再设计。作业设计不是静态的,而应该是不断动态调整的,作业设计、实施、结果分析、诊断改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体现了“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再实施……”的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思想。分析学生的作业结果,不仅有助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教学、个别化辅导中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而且还有助于教师反思作业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前一次作业诊断出的问题,布置跟进性作业,体现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差异。

4. 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不能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搞自主活动。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因为引入其他学科知识和社会现实知识而冲淡历史学科属性。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与历史学习相关,不能搞成参观游览活动。这样的活动也不能经常搞,否则会冲击历史教学的主业。此外,在历史课堂向课前和课后延申也是如此,在活动的规模和频次上教师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作业的过程本身也是全面育人的过程。正如杜威所认为的,作业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否则就会沦为技术性的作业。作业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因功能异化而导致的作业量大质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喜欢作业,应该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智慧,让学生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情感和道德。这就要求作业贴近学生成长实际,贴近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富有挑战性,富有能让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在作业活动中体验到成就和尊严,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育人取向、素养取向、实践与探究取向的作业将成为作业的主角。

关于作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才刚刚起步,在作业领域还有很多需要不断深化研究与实践的问题,比如单元作业、跨学科作业、项目化作业、线上线下融合式作业设计与实施等。未来希望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研究队伍,我们相信,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能为提升作业实施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乐山市初中历史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结果



序号

               获奖作品

第一设计人

单位

奖项

1

《探寻国宝南迁 守护千年文脉》

林霞

嘉祥外国语学校

2

《从“授艺”到“守艺”——历史手工艺作品制作》

何贤俊

海棠实验中学

3

《“守‘爱国’之心,促‘双减’之行”》

林秀英

乐山外国语学校

4

《“双减”视域下初中历史学科综合性作业设计探索》

袁继高

艺术实验学校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郝雪瑶

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

6

《仿制历史文物主题活动》

伍艳红 

博睿特外国语学校

7

《历史就在身边—从犍为文庙认识孔子》

张春霞

犍为第二中学

8

《长征精神伴我行》

简华瑜

峨边县民族中学

9

《民族大团结》

陈盛文

马边县第一初级中学

10

《生活中的中医》

黄秀云

五通桥区金山初中

11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造纸术的发明》

张珍

实验中学

12

《“百家”名片》

周萍

马边县桐华学校

13

《讲一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王愿

更生学校

14

《两次工业革命》

胡淑秀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15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周秀清

乐山市第七中学

16

《红军长征故事会》

黄小芳

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

17

《访大千纸故里 品非遗魅力》

程惠勤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18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寻访峨眉抗战英雄事迹》

陈涛


峨眉二中城东校区


19

《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朱小燕

井研研城中学

20

《乐山市夹江县“古法造纸”的历史和传承》

罗珣僖

峨眉三中

21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刘燕宁

沐川县利店中学

22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周培

沙湾区福禄中学

23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蒲曦芸

东辰外校

24

《美国的独立》

徐丹

延风中学

25

《五四运动》

陈易琼

五通桥石麟初中

26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陈秋晓

乐山市第五中学

27

《文艺复兴运动》

李昂

沐川县沐溪初级中学

28

《探寻新航路》

李荣富

沙湾区踏水中学

29

《宋代的商业广告》

周帏帏

博睿特外国语学校

30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彭泽宽

罗城初级中学

31

《秦统一中国》

黄娜

夹江一中




撰稿:田玉坤

审发:程文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