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Les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转换教学观念 推进“学为中心” 提高课堂效益  ——乐山市2023届高三生物新高考与教学改进培训会

发表时间:2022-10-18 12:33


原定于10月13—14日在犍为一中举行的乐山市2023届高三生物学新高考与教学改进培训会,因马边疫情只得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乐山市各区县生物教研员和全市高三生物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培训活动。


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4.png图片5.png图片3.png


本次培训会第一项议程为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示范课观摩。

10月13日下午来自四川省夹江中学的张婧老师、立志达高级中学的胡芳媛老师和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的黄琼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三堂精彩的教研课。

张婧执教的课题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应用》。本堂课以短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数目变异,进入当堂复习课主题----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应用。张婧老师紧扣教材,展示教材中21三体综合征和先天性腺发育不良染色体图解设置问题串,层层递进,条理清晰。让学生明确怎样规范答题,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原因类长句的规范作答!学生完成导学案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组内互助学习,随后班级组间相互释疑。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活跃,积极主动,张老师及时将小组讨论成果用手机投屏,师生互动良好。



胡芳媛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变异与育种》。本堂教研课层次清晰,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团队取得重要成果的三个阶段引入课题。胡老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采用合适的育种方案培育目的植株,并写出遗传图解加以解释。然后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各育种方法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本堂课衔接巧妙,过渡自然,在学生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后,胡老师追加问题,引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进步。最后通过知识拓展“水稻根部一般没有根瘤菌,种植水稻时为减少施用氮肥的生产成本及可能造成的污染设计一个可以推广的方案”,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得到培养。


图片6.png图片7.png



黄琼老师执教的课题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本堂课黄老师以问题导向为主线带出本节课重点,讲解翻译过程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老师制作的教具,更直观地模拟翻译过程。课堂中采用“提出问题—— 学生作答 —— 变式训练”这一模式展开教学,关注学生,有的放矢,适时鼓励;利用错题调动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明确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来听课;结合变式训练,检测学生达标情况,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图片8.png



本次培训会的第二项议程为高三一轮复习经验交流专题发言。

    10月14日上午犍为清溪高级中学的赵力老师专题讲座的主题为《2022年高考生物试题解读及对2023年备考的建议》。他的发言主要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突出体现时代主题,二是突出服务“双减”工作,三是突出考查思维品质,四是突出引导全面发展,五是突出保持命题平稳。2022年高考命题的题型、结构和难度都与去年保持总体稳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考查,突出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通桥中学高容老师专题讲座的主题为《生物一轮复习, 变革与唤醒》。高容老师分享了五通桥中学生物备课组的具体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方法与措施。她指出,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指导思想和教学方式都要与时俱进。在新旧课标过渡时期,我们不可能再走老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研读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我们也在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因此变革势在必行!应对变革我们备课组如何做?1.加强教研:回顾反思、主备人发言、集体讨论、下周任务安排;2.改进教学方法:老师讲为主变为学生自觉学为主、学生听为主变为学生积极参与为主、运用大数据,加强教学针对性、引导学生思变,提升解题能力。老师在行动,在积极思变,适应现在的教育生态环境,我们教育的主体--学生,我们就要用庄重的仪式感唤醒学生,要多找找学生谈心谈话,要多抽出时间给学生答疑。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思变,一起行动。“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思贝尔斯这句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峨眉二中向晶晶老师今年参加乐山市高考生物种子教师研习营的学习,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学习 研思 成长》的分享盛宴。


图片9.png



向老师从导师团队简介、培训内容简介、培训心得分享、复习措施交流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以下三点分享我受益匪浅:一、两种试题分析的方式建议:按照知识点分析——寻找高频、中频、低频考点的分析方式(这种分析方法用于平时新课,以及第一轮复习即按照知识内容复习阶段使用。);按照试卷结构和试题构成分析——寻找题型、主要专题的规律性(这种分析用于第二轮复习阶段即专题复习,以及综合模拟训练阶段很适合用该分析方式。)。二、“自查、互助、点拨、自纠、拓展” 试卷讲评5环节的操作程序。三、“归因”类表述题解题建模。

向老师的发言既有理论引领,也有实战案例,让与会老师们收获颇多。

接下来三位公开课执教老师介绍课堂设想。通过短视频回忆旧知,注重回归教材,以课本典例着手分析。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组内互相交流,共同探究。从课堂教学过程中,折射出公开课执教老师对“新课程标准”、“新高考评价体系”和近年的高考试题是花了功夫研究的,能紧跟新高考形式,目标的制定明确。

本次培训会的最后一项议程由教研员张俊华老师对本次培训会进行了总结。三节公开课亮点纷呈,各有千秋,给我市2023届教师作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心就是,“立德树人、选拔人才、导向教学”。高考试题则是无情境不成题,创设情境条件下的高考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去分析,去应用,去作答,以实现对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从而达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目的!希望老师们继续深入学习,从“学为中心,研创学习”出发,以井研中学、沐川中学、夹江中学为榜样,转换教学观念,深耕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在“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全员积极、主动的学,有深度、有意义的学?”这一共同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探索、尝试、研究。以实现引领学生高效学习,落实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两天的培训会落下帷幕,大家意犹未尽。让我们一起期待疫情早点结束,下学期各兄弟学校的老师们相约五通桥中学,面对面坐下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中的点点滴滴,分享经验,总结不足,走向乐山生物学科教学的辉煌。


撰稿:夹江中学   杨平霞 

审发:许泽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