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真题 回归教材 高效备考 ——记乐山市高2023届历史教师研训活动发表时间:2023-04-11 12:13 为进一步深化高考命题趋势研究,交流高三后期复习策略,加强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考衔接,乐山市高2023届历史教师研训活动于4月6—7日在五通桥中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五通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和五通桥中学承办,北京实证优师教科院和嘉州名师黄金斌工作室协办。来自全市普通高中的80余名高三历史教师参加了培训。 五通桥中学副校长黄金斌为本次活动致辞,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情况,对专家和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预祝本次教研会取得预期效果。五通桥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安明校长到会指导并讲话,他表示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五通桥区教科研不断开拓创新,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有机融合,加快形成五通桥教科研的特色。
来自成都树德中学的韩海林老师作了题为《定趋势抓概念活素养提能力》的专题讲座。他从命题趋势、课标和教材的使用、热点专题复习、试题选择与运用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后期复习策略。韩老师以高考真题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命题的趋势和特点,强调试题创新将成为新常态,建议老师们在突出概念教学和时空贯通的前提下,重视核心素养下认知模型的构建、关键能力的培养和史学方法的教学。他强调后期复习中要依据课标和教材,聚焦核心概念教学,同时关联学术热点问题和社会热点话题。韩老师的讲座干货满满,既高屋建瓴又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方法,对师生后期复习备考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7日上午,五通桥中学王笑老师和峨眉二中周欣老师献上了精彩的同课异构示范课《中国古代的商业》。两位老师精心备课,激情授课,以各自擅长的方式,采用不同策略和思路展开课堂教学。王笑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聚焦概念的完整把握,强化必备知识的过手。周欣老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衔接新旧高考,以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课后,黄金斌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两节课亮点纷呈,王笑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点拨式、启发式教学,同时关照素养提升和能力养成。周欣老师以探究式教学为基本模式,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和发散联系,形成认知冲突,促进深度学习。同时,黄校长还建议历史课堂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聚焦考向热点,对接历史概念。历史知识纷繁复杂,面面俱到是不可取的,应该突破概念教学,提升关键能力。二是要把握本质规律,坚持素养立意。学科素养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特点,只有把握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三是要拓展思维宽度,建构思维模型。说到底高考选拔的是有思维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唯物史观,有意识引导学生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理解历史现象。四是要聚力信息获取,优化语言表达。高考命题依据课标以生考熟、以新考旧,面对新颖的材料情境,学生首先要掌握材料信息的解读、归纳提取和整理能力,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概括力与逻辑性,方能取得高分。
随后与会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分组讨论,四位老师分别做了专题讲座。来自草堂高中的李雨老师以《选择题解题思路探究》为题,从“走进高考,认识高考”“了解高考,无惧高考”“拥抱高考,决胜高考”三个层面,分享了她对于“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特点”“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基本分类”“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步骤”的心得体会。 来自五通桥中学的王丽嘉老师以《高中生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初探》为题,对课标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学生在史料分析中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并提出了提升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路径。 来自博睿特外国语学校的刘红东老师以《开放试题的变与不变》为题,指出虽然开放试题的命题形式不断变化,但是指导理论和指导纲领不变,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开放试题的题型分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读材料和拟定论点,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纲领来组织论据和构建答题模板。 来自乐山一中的聂港东老师以《全国卷选做题分析与备考建议》为题,对近三年全国卷选做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建构了“改革史”和“人物评说”试题的答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备考建议。 乐山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员田玉坤作了题为《精研试题回归教材高效备考》的总结发言。他建议师生要“以题为媒”加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教师指导学生回归教材,通过制作时间轴强化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反复研究近年来的高考真题,通过对概念的推敲,提升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养成论从据出的良好习惯。田老师还建议大家要用好“高考试题分析及解题精选”和四省联考试题,品味高考命题的变与不变。 本次研训活动,聚焦主题,讲求实效,为优化高三历史学科后期复习备考提供了科学的策略和有效的路径,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3届高考将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撰稿:田玉珅 审发:程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