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Les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问东城春色 正谷雨 研韵香  ——乐山市教科所举行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  单篇精读教学”研讨活动

发表时间:2023-05-24 14:23

谷雨之季,雨生百谷。天朗气清,新意四起。4月21日,乐山市教科所举行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篇精读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四川博睿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承办,乐山市教科所小语教研员、各区县小语教研员和一线小语教师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博外小学部校长彭定君致辞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一共呈现了五节精读教学课例,分别是翡翠实验学校钟文萍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博外刘琴老师执教的《宇宙的另一边》、夹江二小廖爱天老师执教的《牧场之国》、乐山嘉祥外国语学校罗丹老师执教的《手指》以及乐师附小陈怡吉老师执教的《梅花》,五堂课的设计均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任务群,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学效果良好,为听课老师们献上一场教学盛宴。

钟文萍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以泥塘的前后样子为对比,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探索泥塘发生这么大变化的秘密,从而了解青蛙的努力,感受青蛙的品质。在这过程中,学生从老牛等动物朋友的身上学会了如何给别人建议,从青蛙的吆喝中学会了如何推销。整堂课亲切自然,充满了探寻的乐趣。


钟文萍老师执教《青蛙卖泥塘》             


刘琴老师执教的《宇宙的另一边》紧扣“发现想象密码,学习大胆想象”这一要素,通过关键词“倒影”,引导学生发现“宇宙另一边”的想象密码——反着想、变着想,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中乘着作者的想象之风,也为自己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将自己心中的“宇宙的另一边”娓娓道来。


刘琴老师执教《宇宙的另一边》


廖爱天老师执教的《牧场之国》,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出发,联结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根据教材的编排梯度,廖老师创设了《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组,请同学们担任导演这样一个大情景,本节课让学生们拍摄荷兰风光,以此带领学生们学习《牧场之国》,领略荷兰之美。其后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我是小小搜集员,我当摄影师,我当解说员。最后补充作者写作的背景资料,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廖爱天老师执教《牧场之国》


罗丹老师执教的《手指》,结合了作者丰子恺先先“漫画家”的身份,设计了有趣的活动——漫画手指、我为手指代言,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咀嚼文本,从而发现手指的不同特质,并由手指想到生活中具有相同特质的人。接着,罗老师再以一问——“我们的手指真的有这么大的区别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罗老师出示了三则材料,让学生在综合阅读与思考中发现作者的创作初衷,发现课文的深刻寓意。整堂课充满了自主学习之乐,洋溢着思维发展之美。


罗丹老师执教《手指》


陈怡吉老师执教的《梅花》,围绕“写什么、为什么写、写什么人”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知“诗中梅”、赏“画中梅”、悟“心中人”,课堂在学生的质疑、探索、思考、诵读中充满了内涵与意蕴。


陈怡吉老师执教《梅花》


课后,沙湾区进修校小语教研员万莉老师对五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万莉老师结合五节展示课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点评,分别是:聚焦主题,任务驱动,明确学习内容;以生为本,有效合作,转变学习方式;目标导向,评价贯穿,实现教学评一致。最后,还就宏观架构与微观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以《青蛙卖泥塘》为例谈了自己的重构设计思考,希望老师们着眼于大视野,创设大情境,用任务驱动助推学习活动落地。

最后,乐山市教科所郑静老师作了专题发言,她指出:如2011版课标一样,2022版新课标仍然是我们小语老师未来10年教学的风向标。我们小语人应依标据本,设计和开展教学。同时,她也对学习任务群与学习任务的关系,真实任务情境与虚拟任务情境的区别作了提示。


万莉老师进行课例点评          郑静老师作专题发言


活动虽然结束,但余音绕梁,五堂展示课带来的深度思考与教研员指出的方向将激励着老师们不断内省和探索,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精读教学研讨之风已蔚然成势。

       

撰稿:郑静、杜黎丽、罗玲

审发:许泽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