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明方向 课题精研促提升发表时间:2023-09-20 21:10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个丹桂飘香的九月,注定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课题研究是推动教育科研不断前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推动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保证课题研究质量,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教育科研水平,2023年9月15日,乐山市五通桥中学举行了市级课题“高中阶段基于大概念的诗歌大单元教学研究”开题论证会。本次会议由乐山市五通桥区进修校教科室主任黄梦丹老师主持,乐山师范学院李先锋博士、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室高德全老师、五通桥区进修校教科室陈巧红老师莅临指导,五通桥中学党委委员黄金斌副校长、教科室主任高容、教科室副主任邹彩玲以及课题组全体参研人员参加。 课题组人员谢磊老师就课题的提出、同类研究述评、核心概念界定、课题的价值与意义、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周期、研究阶段计划、研究方法、研究措施、预期研究效果及成果等展开了详尽的论述。课题组成员米仕学老师就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生命的诗意”单元,做了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的案例展示和分析。 在指导、交流中,专家对于课题的选题给予肯定,认为在新一轮的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古代诗歌的大单元教学研究是十分有价值和意义的,尤其是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乐山师范学院李先锋教授就课题里提到的“大单元”和“大概念”等核心概念的界定提出了指导,明确指出学科大概念应该从学科自身学术体系和学习对象属性与学习者关联的概念出发。同时从语文高考的角度提出,在研究过程中要明确研究策略和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从她们多年的语文高考阅卷工作和试卷研究上对具体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指导。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德全老师主要就课题研究的定位和研究内容的具体性上做出了指导。他指出,研究定位聚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关于古代诗歌的素养提升,课题研究就是寻找提升学生古代诗歌素养的有效方法,同时基于高考中古代诗歌失分严重的现实,寻找有效的提分方法。研究的内容要具体,针对研究内容要有具体的措施,形成对应的成果,成果要具体,每个研究内容要产生至少一个成果。建议课题的题目也可以根据研究内容改得更有针对性。 会上,黄校长肯定了课题组老师们为本次课题做出的尝试与努力,对专家的指导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同时,也表达了学校领导对语文组课题研究的大力支持。黄校长和高主任都表示,相信在专家们的智慧引领下,在全体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五通桥中学必能高质量完成此课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本次课题开题报告会的引领下,在专家学者的细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语文组的全体课题参研人员一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心协力,扎实研究,高质量地完成本次课题研究。 撰稿:高德全 夏梦梅 审发:高远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