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高中历史教师命题素养展评活动综述发表时间:2023-01-06 23: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高质量研究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普通高中历史教师作业设计和试题研究水平,向作业改革和命题素养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作业和考试负担,我所特组织开展了首届高中历史教师命题素养展评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充分发挥考试科学评价和选拔功能,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本次展评活动围绕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展开,共收到我市高中历史教师的设计案例共27件,经过评审组评议,共评选出一等奖5件,二等奖11件,三等奖11件。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亮点 第一,试题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渗透家国情怀素养。试题在知识内容与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中,融会着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考。第二,注重考查历史学科高阶思维能力。试题通过创设情境着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陌生情境中的复杂问题。第三,体现命题者守正创新的努力。试题的情境材料丰富多彩,有文字材料、漫画、地图、表格等形式。多数试题为原创试题,体现了我市高中历史教师较高的命题水平。以下选择个别试题予以介绍。 试题《从〈图画日报〉看近代中国》材料新颖,视角开阔,开放性强,以小见大,重点关注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在西方文明冲击下,呈现的新现象和社会问题。在看似朴实与平淡中,对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考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民生和社会现实。 试题《梁启超的生平》通过著名历史人物梁启超跌宕起伏的生平与近代中国历史艰难曲折的转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将个人禀赋与社会现实、家国情怀、学术道德结合起来,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对青少年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考查学生能力较为全面,突出辩证思维,渗透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用全面、发展、客观、理性、辩证的态度评价历史人物,凸显立德树人价值导向。 试题《信息化与工业化》选取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角度立意,紧密结合二十大报告,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关注社会,立意较好,同时引用了西方现代化的相关信息,使学生通过中西对比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认识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试题引入历史学科常用的比较法,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均能得到体现。题目横跨中外,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和开阔的视野,便于学生发挥,引导学生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发展。 试题《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从学生身边熟悉事物入手,用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1927年至21世纪初期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为切入口,设置历史情境,从近代到现代,时空尺度大,考查的主干知识、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较全面,思维力度大,具有适当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题目通过可口可乐引出中美两国大国关系的发展演变,加深学生正确认识中美关系,涵养家国情怀。 二、不足 从参评的试题案例来看,个别试题虽然材料新颖,思路多元,但仍需要进一步打磨。第一,试题在结合学业质量水平和高考评价体系方面还有待强化,在考查学生思维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还有待加强,还要注重探究性和生成性。第二,试题案例不完整,没有按照要求提交相应内容,对试题的立意、考查目标等没有交代清楚。第三,试题材料来源不明,选取的材料不够经典和权威,历史学科味不够浓。总之,考试命题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命题工作又是一项难度极高、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研究与实践。 三、建议 新高考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新高考下的主观试题将会运用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史料创设新情境,受教材内容的制约也会进一步减少,试题更加多元、综合和开放。同时试题设问的指向性和提示性将大为降低,赋分标准也会有大的调整。 针对核心素养的命题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准确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和内涵。第二是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及水平划分的内涵、分类及其内在联系。第三是选择适当的新材料和新情境。第四是依据学业水平标准,制定量规和答案。第五是强调试题的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等。 另外新的命题方向也对教学和应考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是要转变观念,从“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观念向核心素养的养成转变,将知识讲授与素养培育有机结合起来。第二是注意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三是培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从本次命题展评来看,老师们在研究高考、走进高考、模拟高考、吃透高考这些方面,个人能力与素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其命题依据和价值导向,以及考查知识的立足点和材料选取、问题设置、情境营造、能力指向、层次区分的设置技术等,无不是紧贴课标要求、紧贴人才选拔要求,越来越具有更高的区分度和选拔性。从国家意志和民族发展需要来看,教学和考试更加强调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灵活运用与求异思维、比较分析与类化求解、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等,以及通过历史现象类比分析现实,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本次试题命制,大部分试题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每道试题均具有多个出彩之处和令人惊喜之处,体现出老师们对高考试题立意选择到材料选取、目标设定到素养指向、题目编制到答案拟定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深刻理解。这些试题无论是参考资料的选择还是问题设置及答案编写,都体现出老师们对历史研究前沿和高考变动趋势,以及学科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落实。特别是对历年高考考情、考向、考题、考法的深刻领悟,故此次命题素养展评活动是对我市高中历史教师的一次洗礼,也是对我市历史教师教学能力与素养的一次大的提升,成果可喜可贺! 乐山市高中历史命题素养展评活动结果
撰稿:田玉珅 审发:程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