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Les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学为中心 为创而学  ——记国家级课题《基于研创学习的中小学课堂变革实践研究》  成果展示(语文专场)活动

发表时间:2023-03-09 20:31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研创学习的中小学课堂变革实践研究》工作,提升一线教师语文研创教学实践能力,总结学科研创教学实践经验,37日,由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承办的国家级课题《基于研创学习的中小学课堂变革实践研究》成果展示(语文专场)活动在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举行。总课题组领人乐山市教科所徐泽能所长,理论室主任、地理教研员王学涛主任、幼儿教育教研员戈文丽老师、中学语文教研员周平英老师等课题组主,《乐山教育》编辑部王宁老师及全市语文学科子课题组成员,全市初、高中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成果推广以“基于研创学习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为主题,以 “研创学习”“课堂变革”“核心素养”为关键词,分为三个议程:课堂教学成果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说明、专家学术点评。


   

语文研创课堂教学案例

乐山外国语学校郭宏老师及2026届实验1班的同学们进行“创建知识结构”课例展示,教学内容为《析人物形象 明方法策略》。整堂课以“梳理情节,正面、侧面分析人物形象;建构赏析人物形象的策略与方法结构”为目的,教师引领学生对比阅读《孔乙己》《变色龙》两篇小说,通过“初读感受,建立脉络—品析人物,建立联系—探究方法,创建结构”三个步骤架构小说阅读教学的结构化、完整化课堂,发展学生思维、提升素养能力。这节研创语文课以创建学科知识结构为目的,设置连环的问题、连贯的情境、连续的活动等,实现了学习的迁移与跃升,促进语文关键能力的提高,有效地把语文学科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郭老师课堂掌控力强,点评精准,引导自然,化育无痕。



犍为一中廖春梅老师与2023届16班的同学进行研创语文“四研四创”课堂模型展示,教学内容为《家园落日》。整堂课利用“情境创设—问题提出—工具支撑—自学互学—策略归纳—问题解决—情境拓展”的方式架构问题化、情境化课堂。廖老师以散文《家园落日》为学习资源,通过情境导入、析景悟情、发现规律、策略导图、师生互评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在“搜集信息—分类信息—抽象概括—逻辑关联”的结构化思维中解决问题,最后得出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策略:抓线索—看构思—抓景物—析感情。整堂课设问为“始”,质疑为“终”,思维为“线”,互学为“法”,促进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研创语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

一、实施研创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架构

语文学科研创团队成员乐山市嘉州学校教师蒋婷婷汇报《基于研创学习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架构》成果。成果基于研创学习总课题组“学为中心,为创而学”的教学理念,以“何为学、为何学、如何学、用何学”四个要素为锚点,探究了语文课堂基本架构:一模式厘清“何为学”、四要素阐释“为何学”、三途径示范“如何学”、多工具助力“用何学”。

二、研创语文培养核心素养的“四研四创”教学模型

语文学科研创团队成员沐川沐溪中学杨保荣老师做题为《“四创四研”课堂模型案例分析》的成果展示。杨老师结合两位老师的研创课堂案例介绍了“四研四创”的教学模型:研究教材创立学习目标,研讨主题创建知识结构,研读文本创生关键能力,研习价值创培必备品格。此模型以教材—主题—文本—价值为立足点,以“学为中心、为创而学”为基本点,以设计研学单、设置问题链、构建知识体系、小组合作学习为手段,开展研创课堂教学活动。



三、研创语文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语文学科研创团队主研乐山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周平英老师就研究成果《研创语文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做了阐释。在课题实践研究中,课题组教师通过不同的策略分层次实现“学为中心,为创而学”的研创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学习任务化”策略解决学习目标、任务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以“任务情境化”策略组织学生在丰富有效的语文真实情境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以“课堂结构化”策略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以“大概念”“大单元”“大项目”凸显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四、研创语文整体化教学

研创学习子课题“初中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的研创应用研究”负责人、乐山东辰外国语学校教师陈晓燕做题为《单元整合设计 探索课堂新路径》的成果展示。她以东辰“学本思维四度课堂”为载体,详细解读了单元整体教学两个出发点和七个操作流程:明确单元议题制定学习目标—充分前置学习宏观把握整体—围绕单元议题整合教法学法—课堂注意瘦身提高课堂效益—精读略读选段展现生本课堂—对比迁移学法实现动态阅读—有效补偿精进建构知识网络。

五、研创语文问题化教学

研创学习子课题“‘先学后教,以问定教’任务驱动型研创学习课堂”负责人、乐山立志达高级中学教师王道清做成果分享。整个成果以课例《大堰河——我的保姆》为载体,从课题价值、课题特征、实施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解读。他针对当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探索一种更为高效的课堂模式,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化、任务化为手段实施课堂教学。


  


专家引领明晰方向

总课题组领研人、乐山市教科所所长许泽能对本课题研究做学术点评。他充分肯定语文课题组扎实的研究成果和求实的研究态度,激励老师们继续做研究,先行先试,引领创新。他对研创学习“学为中心,为创而研”的具体实施做了详尽指导,阐释研创学习的“三变三化三创”。一是三变:自学自求自得——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自研合研导研——变接受为共同探索;自创合创共创——变浅创为交互深创。二是三化:问题化、结构化、完整化。三是三创:结构知识、关键能力、信念品格。许所希望研究团队能继续进行实践反馈,扩大课题影响力,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更好的引领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让课题研究成果在高效课堂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中落地生根。



活动的最后,研创语文学科周平英老师对课题未来研究提出三方面的思考:如何凝聚教师团队力量持续深入研究、如何制定贯彻落实课标变革研创理念下的评价标准、将“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创策略与模型”体系化、课程化,凝练成乐山市中学语文教学的特色。

本次成果推广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会老师对“研创学习”有了更全面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让教育科研成果真正实现落地生根、成长开花。研创语文课题组一定会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乘风破浪,化鹏翱翔,心之所向,虽远必至。

撰稿:研创语文课题组

审核:周平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