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成果交流 思想碰撞提升 ——《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对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研究》 中期成果交流活动发表时间:2022-04-26 09:10 市级课题《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对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中期成果交流活动4月21日在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进行。课题研究团队成员及来自全市部分初中、高中学校教师近30人参加活动。活动由课题负责人、市教科所地理教研员王学涛主持。 一、问题式教学典型课例《高品质农业》 1.课例展示——乐山一中王静 该课是课程变革后的一节高三专题复习课。课堂以两道综合题为引入,让学生分析“万年稻”和“冰糖心苹果”品质优良的原因,从而让学生构建关联图,老师引导学生构建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思维导图,联系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构建两者的联系,从而上升到学科大概念“农业区位条件”,并迁移应用解决相关高考题。整堂课从典题例练——结构创建——迁移应用,全程学生积极配合参与,老师不断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完成,归纳整合。 2.课例分析——问题链创建结构化知识——峨眉二中王美霞 学生自主梳理、提炼、回归地理大概念。学生课前准备,多次提炼核心关键词语,逐级提炼区位因素。第四次回归到地理大概念区位条件,应用练习。 3.课例分析——问题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进阶能力——乐山外国语学校夏星 课堂通过习题、活动、知识结构创建,学生形成两点或多点要素联系能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核心素养。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不断创生。 二、中期成果交流展示 1.课题成果之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井研县研城中学雷刚 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脱离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这使得不少地理课堂只是浮于表层和流于形式,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不能有效提升地理核心素养。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解决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工作室团队提出了《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对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研究》课题,旨在以地理核心素养为落脚点,采用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更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达成高中地理课程目标。 《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对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研究》从中学地理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落实入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以地理问题为中心,自主完成教学资源的搜索、整理、分析、归纳,进而解决问题,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2.课题成果之成果内容——乐山市实验中学陈雪琴、乐山嘉祥外国语学校学校魏伊 (1)认识性成果: 结合中学地理学科特色,中学生地理思维应主要落实在位置思维、图像思维、时空思维、区域性思维、系统性思维。 (2)操作性成果: 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位置思维策略:设计问题是问题式教学的基础;发现并解决问题是问题式教学的要旨。;思维培养和能力形成是问题式教学的归宿。 问题式教学对培养地理辩证思维的作用:通过案例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类问题,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视角分析问题;通过课后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将认知成果用于实践分析。
撰稿:乐山二中 王衍翠 审发:王学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