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儿童视角 反思游戏环境规划 ——乐山市区域游戏专题研究民办园环境创设小组入园诊断综述发表时间:2022-05-17 18:36 为解决教师在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中遇到的困难,支持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2022年4月19日,乐山市学前教育中心组民办园组副组长李露平老师、区域游戏环境与材料教研组指导专家胡琴老师分别走进夹江青州希望幼儿园、金色童年幼儿园开展入园诊断。 一、入园诊断,问诊把脉 基于上次开展“区域游戏专题工作计划审议”后,两所园在中心组的追问与支持下,对自己园所的游戏状况进行再次剖析,发现区域游戏环境规划的不合理是影响孩子们不能常态化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因素之一。回园后,两所园立即启动“优化区域游戏环境”的工作。 在对青州希望幼儿园和金色童年幼儿园的入园诊断中,诊断小组走进了两所园的游戏现场,对游戏环境进行了诊断,就园所提出的困惑与问题,带领着老师们开展了现场教研与交流。
二、沙龙漫谈,收集问题 根据现场诊断和与游戏管理者交流的情况,专家组组织开展了班主任沙龙漫谈会,聆听老师在区域游戏开展中最真实的问题并进行策略的梳理 1.儿童视角,审视区域游戏诸多问题。 夹江青州希望幼儿园提出“托班孩子没规则,玩具到处玩”“玩具应如何正确有效的分类”“入园作息时间的分配问题”“户外区域活动时整班进区好还是混龄好”“阅读区为什么会是区域活动时的冷门区域”“沙水区材料单一,孩子玩不起来”“美食区如何让孩子自主的开展起来”等问题。 支持策略:支持教师用贴近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 具体方法:请教师找一个孩子的问题,站在儿童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如果我是这个孩子,我为什么要这做?我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我当是怎么想的? 2.多重追问,探究问题背后原因。 金色童年幼儿园军事演习区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在这个区域里发生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但是,现在存在“孩子们不能遵守游戏规则”“有的角色孩子不愿意担任,比如:红旗手。角色缺失怎么办?”等问题。 支持策略1:追问教师,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寻找解决策略。 具体方法:你们认为孩子的规则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教师自身的经验是否能够满足孩子?孩子已经有哪些前期经验?教师是否进行了游戏回顾? 支持策略2:追问儿童,了解儿童意图,探究行为背后原因。 具体方法:问儿童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办呢?教师应该跟随儿童的游戏去发现游戏意图背后可以引发孩子更多的探究和思考,允许孩子争辩。 三、问中思考,思中解惑 基于老师们提出的以上问题,李老师提出: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是我们的教育主张,儿童玩什么?怎么玩?学什么?怎么学?我们应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当教师遇到问题时,应多思考:孩子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随后,老师们找一个刚才提出的问题,站在儿童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通过追问、思考、实践,教师对儿童的行为及区域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在本次与教师的漫谈中,专家组就区域游戏的顶层设计、游戏管理、教师的支持以及儿童的发展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检视区域游戏时间安排是否恰当的参考: 1.保证幼儿区域游戏时间不低于1小时。 2.减少碎片化的时间,将时间调整为大块化,减少幼儿来回穿梭于室内和室外的频率。 (二)儿童游戏情节单一时,教师的支持方式: 1.文献查阅:解读儿童的年龄特点;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游戏特点。 2.用拍视频的方式,记录儿童的游戏过程,通过教研会分析儿童游戏单一的原因。 3.通过与孩子谈话,问问孩子在游戏时,还需要什么材料,根据孩子的需求提供材料。 (三)游戏规则的建立方法: 1.游戏规则与孩子共同建立。 2.拍视频,在游戏回顾时间与孩子聊。 (四)儿童冲突解决的方法: 认同儿童的情绪;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我听到/看到...... --我很担心...... 儿童是在环境中学习的,环境能够支持儿童获取丰富信息、激发思考与实践,形成新的认知和经验。而环境优化的过程则是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
撰稿:乐山远达教育 胡琴 青州希望幼儿园 谢玲 金色童年幼儿园 杨鑫 审核:戈文丽 审发:林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