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研讨求发展 思辨读写促转变 ——记乐山市高中语文新教材培训活动发表时间:2022-06-29 21:07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对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具体要求,深入探究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方法,增强教师教学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语文学科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的有机衔接,2022年6月24日,乐山市高中语文新教材培训活动在犍为一中泮池讲堂隆重举行。 开幕式上,犍为一中副校长赵仲明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乐山市教科所为全市的语文教育同仁搭建了交流沟通、互学互促的平台。赵校长指出,本次研讨活动的举办,一定会提升乐山区域高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也相信在参会专家的引领下,老师们对新教材的使用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会更加明晰。 理论终要付诸实践,课程必然落地课堂。本次培训活动,犍为一中廖春梅老师带来一节整本书阅读教学示范课《乡土中国》。廖老师选择了整本书阅读的初读阶段进行教学展示。课堂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入手,通过学生例举带有中国乡土特色的现象,激发学生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围绕对作品主要内容、作者成书经过和阅读该书意义的分析,廖老师设计了五个学习活动任务,教学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整本书阅读初读阶段的学习目的。在教学中,廖老师注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强调在不同的阅读阶段要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整堂课生动、活泼,具有现场生成性,具有人文关怀的人性温度。 在本次活动中,整本书思辨读写课程研发负责人谢凯老师和四川省高中语文教研员、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专家组组长段增勇老师先后进行了专题讲座。 谢凯老师围绕高中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策略,作了题为《三题定位 思辨读写》的专题讲座。谢老师首先将“娱乐消遣性阅读”与“思辨性阅读”进行对比,明确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随后,着重针对高中学习中时间紧、任务重、课时少的现状,就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明确提出了“三题定位,思辨读写”的课程开发策略,即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以母题确定教学价值(为何教),以议题确定教学内容(教什么),以问题确定教学抓手(怎么教)。谢凯老师的讲座内容,紧密结合《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两部著作中的具体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给参会教师以极大启发。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段增勇老师在本次新教材培训会上,开展题为《走出迷障,致力阅读教学的根本改变》的讲座。段老师首先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耕耘课堂与播种未来,教师要有自己的价值信仰,并指出了当下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偏弊。随后,结合2022年高考试题,段老师分析其具有的特点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思考如何开展有效地阅读教学。段老师强调了整本书阅读中思辨性思维训练的复杂性和必要性,指出对待语言要有敬惜的态度,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诵读记忆,让语文教与学回到常识、回归本源,对待教学,要有自己的思考、研磨,不可人云亦云。最后,段增勇老师对在场老师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大家做一位常读书、爱读书、有思想、有情怀的教师。 活动最后,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初高中语文教研员周平英老师进行了总结,并对暑期进一步开展新教材培训进行了初步安排。周老师指出,倡导深度学习、深度阅读,就是要跳出表层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浅阅读视野,要明确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意义,一线教师要多思多学,努力通过思辨学习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发展审辨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 一路追寻、一路探索。本次新教材培训活动以探讨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新趋势为主题,围绕“整本书思辨读写”展开活动,既有专家的引领以解决一线教师实践操作难题,也有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路径的教学实践,为我市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前沿的阅读理念、有效的教学路径,为当前高中阅读生态及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方向指引。 撰稿:犍为一中 廖春梅 审发:程文华 |